從年中一人發難,到開季四野一投登錄,再補上一把小飛刀,一架小飛機也正趕赴前線,史上最多台灣球員出賽的澳職球季,戲劇性地以張泰山的明星賽致勝安打做為中場註腳、迎接2018到來。
圖源:臉書「張泰山T.S.Chang粉絲團」
台灣眾將們的南半球初體驗如何,澳職強度比起中職是高或低?且從數據來看看端倪。
☆打者部分:
姓
名 |
球隊 |
打
數 |
安
打 |
打
點 |
全 壘 打 |
得
分 |
三
振 |
四
壞 |
打 擊 率 |
上 壘 率 |
長 打 率 |
OPS (排 名) |
(中職) 生涯 |
||||||||||||
張 泰 山 |
鯊魚 |
71 |
18 |
11 |
0 |
4 |
6 |
2 |
.254 |
.274 |
.296 |
.570 |
統一等 |
6957 |
2134 |
1338 |
289 |
1075 |
940 |
569 |
.307 |
.363 |
.493 |
.856 |
|
林 智 勝 |
俠盜 |
70 |
21 |
14 |
3 |
14 |
17 |
5 |
.300 |
.333 |
.471 |
.805 (25) |
兄弟等 |
4662 |
1485 |
1002 |
253 |
897 |
991 |
530 |
.319 |
.393 |
.550 |
.943 |
|
蔣 智 賢 |
藍襪 |
73 |
27 |
20 |
6 |
13 |
9 |
3 |
.370 |
.397 |
.699 |
1. 096 |
兄弟 |
811 |
292 |
203 |
54 |
154 |
113 |
60 |
.360 |
.406 |
.634 |
1.04 |
|
張 進 德 |
藍襪 |
44 |
12 |
5 |
1 |
7 |
8 |
5 |
.273 |
.333 |
.364 |
.697 |
海盜MiLB |
1432 |
380 |
181 |
17 |
159 |
157 |
104 |
.265 |
.315 |
.357 |
.672 |
|
陳 冠 任 |
鯊魚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桃猿等 |
2789 |
923 |
448 |
33 |
370 |
208 |
182 |
.331 |
.382 |
.435 |
.817 |
無論是尋求延續生涯或做為季間調整,張泰山和林智勝兩名中職明星級老將,上半季各項打擊數據都只能說差強人意,也與生涯平均呈現明顯落差。
尤其在長打方面,已41歲又大半年沒打球的張泰山揮棒變慢、跟不上速球,大腿更新舊傷交纏,導致全壘打掛零、長打率不及3成;歷經WBC和中職球季整年征戰無休,35歲的林智勝也只有3轟,OPS0.805勉強搆上聯盟前25名,與追求三連霸的俠盜隊尼總(Dave Nilsson)所盼「中職年度MVP」身手相去不小。
不過張泰山已宣告ABL為生涯最終站,每場比賽看來都當成最後一場拚戰,在全隊極度貧打(六隊中上壘率唯一不及3成)之時,還能以11分打點居冠,場上以態度和經驗帶動年輕隊友,場下更為球團帶來高人氣和票房;儘管與生涯300轟漸行漸遠,但泰山和海內外球迷心中想必沒有遺憾了,只有更多的感動。
林智勝則勢必回歸兄弟隊走完複數年約,面臨今年季中被球團冰放二軍、季後遭周刊影射放水的不愉快,以及明年眾多新秀擠壓上場空間的劣勢,澳職帳面成績或許不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積極並充分地調適身心、維持球技水準,為生涯最後階段力搏下一份合約,進而挑戰289轟等「泰山障礙」等中職紀錄。
看到這裡,大家應該很嘔吧,中職打者不是進步很多嗎?怎麼大咖過去澳洲打那麼差?好險,我們還有「台灣之光」蔣智賢!
同樣在季中下二軍、季後捲入負面傳聞遭到球團釋出,蔣砲似乎完全不受影響,不但在開幕戰就炸裂、連八場安打和四成以上打擊率,更一度雄踞全壘打王寶座,半季下來OPS1.096高居聯盟第五,各項數據對照中職三年平均,幾乎是「複製貼上」的程度,穩居藍襪隊三四棒位置。
經美國小聯盟、中職和澳職的多年驗證,蔣智賢絕對堪稱台灣當今數一數二的強打者,也讓兄弟劉領隊口中的「戰力外」,成為廣大球迷心中不解的謎語,更盼望蔣能透過司法還以清白,各球團老闆們也可審慎評估,讓明年才滿30、實力人氣兼具的他能鮭返中職。
與蔣智賢同隊的張進德則是另一個驚喜,打擊成績與海盜隊小聯盟期間相仿、不時有長打表現,突出的蹲捕功力和高達8成的阻殺率(15盜12出局)更令人驚艷,還曾在對戰聯盟排頭俠盜隊時,上演單場3阻殺、單局連續2阻殺的臂力秀。
可惜張捕運氣指數與實力呈反比:去年原已晉升3A且表現平穩,今年首度獲邀參加大聯盟春訓時不幸受傷,幾乎整季下放2A,季後到澳職調整,不到半季又傳出右肘傷勢、提前返美,只能祈禱這位24歲的鐵捕新秀明年平平安安無傷無病,別再延宕登上大聯盟的時程。
已抵達澳洲與鯊魚隊會合的陳冠任,原計先在二軍調整,但去年至今持續在美國獨聯、新北市隊出賽的他,狀況超乎教練團預期,本周就隨一軍赴布里斯本出戰俠盜隊,隨時有機會登場。
連三年打進季後賽的鯊魚隊,今年遭逢換血陣痛、戰績墊底,打擊更是積弱不振,球團特別期待曾為中職年度新人王、生涯累計打擊率3成31的陳冠任,能與張泰山一樣為打線注入活力;他也在臉書寫下此行的自我期許:「 把每日的例行訓練完成,比賽無法要求和控制打的多好,但每個打席都可以要求自己全力跑壘。 」
☆投手部分:
姓
名 |
球隊 |
場
次 |
局
數 |
先
發 |
被 安 打 |
奪 三 振 |
四 死 球 |
失分 (責 失) |
勝 敗 投 |
救
援 |
防 禦 率 |
WHIP |
中職 生涯 |
||||||||||||
陳 鴻 文 |
俠盜 |
4 |
7.1 |
1 |
10 |
12 |
1 |
5 |
1-0 |
0 |
6.14 |
1.50 |
兄弟 |
194 |
416.1 |
38 |
421 |
349 |
119 |
187 (168) |
30- 22 |
51 |
3.63 |
1.26 |
|
邱 品 睿 |
俠盜 |
8 |
7.2 |
0 |
8 |
5 |
1 |
6 |
0-0 |
0 |
7.04 |
1.17 |
兄弟 |
71 |
109.2 |
3 |
111 |
74 |
70 |
70 (58) |
4-3 |
0 |
4.76 |
1.63 |
上半季中途才投入澳職戰場的陳鴻文,先以中繼身分登板三場試水溫,儘管碰上一局投不完就狂失五分的亂流,但一如版主預料進入俠盜隊先發輪值群,初次先發也繳出5局7K零失分,順利拿下澳職首勝。接下來無論有無機會再回台打球,或是二度旅外,穩定投球姿勢和品質,並找回自己的信心和霸氣,才是第一要務。
按表出賽半季後返台的邱品睿,雖然帳面上防禦率飆破7,實則因為中繼投球局數本來就不多,曾在單局大量失分所導致,特別是被上壘率僅1.17,控制場面的能力比中職生涯平均更優,因此這趟澳洲行可說非常成功,明年應可繼續穩健擔綱兄弟隊的牛棚重任。